回顾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各项基础性制度建设推陈出新、对方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A股市场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上证综指年涨幅22.3%,振幅33.98%,这也是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以来,A股表现最好的一年;深证成指年涨幅44.08%,沪深300指数年涨幅36.07%,创业板指年涨幅43.79%。
2019年的A股市场,从年初到4月中旬,市场在政策宽松和社融大幅超预期的“宽信用”环境中大幅上涨,上证综指达到3288点年内最高点;从4月中旬起到6月初,4月19日政治局会议精神让政策预期从宽松转向了中性,市场高位开始调整,叠加5月初中美贸易摩擦风波再起,市场出现了深度调整;从6月初到8月初,6月份随着G20的临近,市场情绪好转,6月底G20会议确定中美重启经贸磋商,但随后又是一波三折,市场行情先扬后抑;从8月初到10月上旬,中美经贸磋商再度重启,8月份以后全球进入降息潮,同时国内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市场回暖;从10月上旬到11月底,四季度经济下行开始加大,PPI同比进入负增长,而同时猪价引发CPI大幅上行,市场表现渐次下行;从12月初到年底,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12月起全球PMI数据开始有所好转,市场预期2020年一季度经济或有弱复苏,指数再度上行。
2020年,对经济不必太过悲观,库存周期见底、部分权重行业回暖、逆周期调节概率上升。华夏江融认为,我国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尤其是在基建领域将大力加码,房地产政策也可能会出现边际放松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2020年H1影响市场因素有以下四点:经济基本面企稳复苏、资本市场顶层制度设计渐趋完备、低利率和低增长成为常态、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仍存
对于这四点变化,我们认为:在房住不炒的环境下,楼市难见大涨。债市也伴随着牛陡后不可避免的进入牛平。因此,股市是2020年资产保值增值的最佳市场,市场参与者结构日渐合理、市场秩序制度逐渐完善、增量资金不断涌入中国,华夏江融认为应该提高A股的持仓比例。
经济基本面企稳复苏:2019年3季度后半段开启的稳增长政策推动经济状况在近期出现企稳,生产面和需求面指标均有所改善。全球经济企稳与中美贸易冲突改善意味着出口将企稳回升。而内需方面,稳增长政策下基建投资增速将小幅回升,房地产继续保持韧性,制造业随着工业品价格回升和企业盈利改善,投资也将开始回升。因而总需求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进入企稳回升状况,推动经济增速企稳回升。
资本市场顶层制度设计渐趋完备:2019年9月,证监会提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12个方面重点任务,即“深改12条”。“深改12条”着力于中长期内优化资本市场供给,有利于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短板,推动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提升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对股市行情来说则是中长期的利好因素。
创业板在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制度方面已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存量上市公司规范做优,有效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便利性,助力优质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壮大,接下来的改革必将指向注册制的落实,预计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意见稿将在明年一季度出台,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已在高速路上。
低利率和低增长成为常态:长期来看,经济要素普遍处于下行周期,经济减速将成为新常态。但短期来看,6%增速的关口还是要保住,我们也有能力保住。在如此的大环境下,二八定律仍会在A股市场展现,具体表现则是:大公司获得超额利润、赢者通吃,延续结构牛市的走势。
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仍存: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在大选年,会存在向更多领域拓展的倾向,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并未改变中美双方的底线与诉求,美国通过包括贸易摩擦、科技限制以及金融资本流动限制等手段遏制中国的风险仍然存在。我国在产业政策推行上与日本有相似之处,在日益严峻的外部形势下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
投资策略:坚定持股自信,持有中国核心资产
展望2020年H1,华夏江融认为经济基本面虽有企稳迹象,但是中美关系仍影响着市场信心和部分企业的盈利,且企业的盈利并未出现拐点,A股估值已经进入低估区域,适合投资者准备入场进行长线投资。
投资策略需要“坚决买入优秀公司、优质企业为代表的的中国核心资产”,关注自由现金流稳定、业绩稳健或估值偏低的行业龙头,坚定医药、消费和5G为代表的的高科技产业链,同时关注受宏观经济影响压制多年的传统周期股,市场将在长赛道中寻找合理估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加速期,在顶层制度完善之后,A股的价值洼地必定会吸引外资涌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必将迎来新的篇章。
【华夏江融】
【免责条款】
本报告刊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媒体公开的资料,直接或暗示的指示均只作为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相关金融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建议,投资人须自主决定,并对该决定负责;本公司对任何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